简要内容:高粱、玉米、棉花 这些昔日华明镇的主要农作物早已退出田间舞台,让位给价高物精的无公害温室大棚蔬菜。又到“高粱红了”时,点缀在华明田间地头的一抹抹红色已经属于无公害西红柿。
人民网 天津视窗10月12日电:高粱、玉米、棉花 这些昔日华明镇的主要农作物早已退出田间舞台,让位给价高物精的无公害温室大棚蔬菜。从天津市首次第二代日光温室种植权拍卖,到成功实现农产品与超市对接,华明示范镇再次让我们读懂“示范”的意义。
又到“高粱红了”时,点缀在华明田间地头的一抹抹红色已经属于无公害西红柿。
去年,历时近1年的温室种植权拍卖曾经轰动一时,拍卖师坦言:“这样的拍卖是天津首次,全国罕见。”
通过轮番举牌,中标的承包户都是这两个村的原村民,享受财政补贴,改种精品蔬菜,两个村的村民必须率先学会改变,毕竟有机蔬菜和无公害蔬菜对于熟悉玉米高粱的承包户而言还比较陌生。
在大部分城市人眼中,种地是又脏又累的辛苦活儿,可是在华明示范镇宅基地复垦设施农业园里,人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格局统一的蔬菜大棚整齐地矗立在田间,中间的通道也被布置成长廊,“夏天还有爬山虎和葫芦,凉快极了。”一位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哪里还有扛锄头的?开门进大棚,种地很方便。”
走进一栋“彩椒”蔬菜大棚,迎面看到,棚内悬挂着无数的粘蝇纸,纸上粘满了密密麻麻的蝇虫,“种无公害蔬菜不能打农药,所以只能靠粘蝇纸来消灭害虫。”李鹤坦言,蔬菜大棚的成本确实非常高,如果让农民们自己花钱去搞肯定负担不起,现在农业园建好大棚让村民竞拍承包,已经解决了村民们很大的难题。虽然蔬菜大棚都是一模一样的,但是谁家的地、种的啥菜,不用进大棚便能一目了然。原来,在每一座蔬菜大棚的墙上都有一块绿牌子,上面清楚地写着大棚的编号,种的是有机蔬菜还是无公害蔬菜,蔬菜是什么品种,承包户的名字以及技术指导员的名字。“谁家种的是什么都清清楚楚,便于管理。”天津市滨海华明农业有限公司营销经理李鹤说。